學校特色說明

本校以培育具有「知新致遠、崇實篤行、真知力行、仁心仁術」務實特質,並兼具科學與人文素養之國際化優秀人才為目標。在合校後的第100天由林奇宏校長率先公布「一樹百穫」計畫(全文詳見:https://cultivation.nycu.edu.tw/),提出具有十年願景的三年校務發展方向,藉由一樹百穫計畫建構的基礎,進而發展出本校中長程計畫(詳見:NYCU 中長程計畫書全文),是未來校務發展的重要指標。


在教學方面,教導學生能夠發覺關鍵的問題、自主學習和共同學習來尋找解決的方案,包括知能學習,也包括實踐動力。而為未來預備的大學生教育操之於今日的教師,在充分認知未來大學的高教4.0趨勢下,本校已規劃加深博雅素養、培養師生自主學習、跨校區至跨國界的移動力,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,期望以創新的教與學,培育未來人才。


在研究方面,本校持續深耕如半導體、資通訊、醫學、BioICT®、Digital Bio-Medicine、金融科技、前瞻科技農業等領域能量,同時進行新興技術研發,如:新一代半導體、5G/6G網通、火箭衛星、綠能減碳、AI人工智慧應用,與神經系統變性疾病、國人好發重點癌症、免疫療法等新興治療技術研發,以及幹細胞應用、技術開發及落地規劃等。本校同時兼具生醫照護強項以及資通訊優勢,從基礎研究到工程醫學、遠距醫療、社區醫療,高齡健康照護等領域,完整建構醫療健康生態圈,帶動健康產業的發展。


在產學共創方面,為配合國家發展及產業佈局,本校將培育可回應未來需求之全球人才,研發關鍵科學與技術,結合產官學研及校友資源,共同開創次世代產業以推動臺灣永續發展。除了追求技術領先,本校也重視產業生態系的建立,舉凡智慧財產的優化、研發創投的資金挹注、有效率的管理系統、以及即時適切的法規建立與障礙排除,均為開發臺灣前瞻產業及推動創新型經濟不可或缺的要素。


在永續發展方面,本校近年來持續實踐各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UN-SDGs),聚焦於在地關懷、永續環境和促進社會進步等議題,挹注資源支持永續發展議題之行動計畫。本校每年均出版中英文版本之永續年報,於112年1月簽署「淨零排放宣言」,以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四大轉型策略「能源轉型」、「產業轉型」、「生活轉型」以及「社會轉型」為基礎,提出對應目標與落實方案,以期2050年前與全球共同達成淨零排放目標。


大學是必須隨著環境改變進行動態調整的機構,從社會演化的觀點,面對社會環境的改變與經濟多元的發展,大學的性質與功能必須有所調整。而當面臨氣候變遷,人口高齡化、疫情、能源問題,大學必須與政府、產業界及民間組織攜手提出解決方案。要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學,研究與教學應該針對人類或全球的重要課題,而非侷限於在地,也必須把教學資源與國外的大學及學生分享,與全球大學合作,促進人才(包含老師與學生)的流動力,讓陽明交大成為創新價值的偉大大學。


學校未來發展願景

本校由臺灣頂尖的生醫大學及電資工程大學合而為一,被喻為強強聯手,遠見雜誌於110年評比為「未來十年最具潛力的大學」。本校因為合校擴充領域的完整性,在工程、醫學以及人文領域已趨完整,推動創新的核心將建構於「永續」的發展,本校將透過對複雜的社會,經濟和環境的挑戰等研究,找出實現SDGs 的途徑,本校將扮演創新的角色,以本校獨特跨領域優勢,將大學、地方到全球連結起來,培育具永續精神的未來領導者,對社會決策產生關鍵性的影響。


面對快速變動的世界,終身學習將是生存的關鍵,舊有的學習模式,已經無法回應時代的轉變。本校為聲譽良好的實體大學,足以提供良好的校園生活和學習(Living and Learning),更能滿足未來大學必須提供的專業硬實力及博雅軟實力,成為終身學習的優良場域;本校將深化與企業的永續轉型連結,如能源替代、製程創新等研究,讓師生將所學與永續實際連結。本校推動減少能源消耗,在未來的醫學研究為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做好準備。前瞻資通訊技術及大數據人工智慧有助本校建置智慧校園,應用AI科技減少生態足跡等。


本校以下圖架構本校發展願景與策略之關係,鑑於世界對於跨域人才需求、數位及智慧應用、跨國移動及永續發展等未來趨勢,在高教公共性的平台上,本校將以教學創新、校園生活、研究發展和產學連結為四大支柱,以「深耕在地連結國際」的銜接工程,內化國際化內涵(Internal Internalization),將學校發展成為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與環境;外展國際連結(External Outreach),讓本校與國際有更務實多元的互動,期使本校成為卓越的國際化大學,並能培養具有未來關鍵能力的優質人才。本校將善盡社會責任,除深化在地關懷,同時加強與企業永續轉型的連結,進而實現最高層次落實「永續發展」。


本校規劃策略及願景
優勢弱勢
  • 在國內具有高知名度,也建立多個國際合作夥伴關係
  • 學生資質優異、具備自主性及實事求是特質
  • 教師秉持教學熱忱,堅持課堂學習品質
  • 漸趨成熟的跨域學習空間、設備及課程
  • 特色專業課程、創新學制及服務學習課程
  • 醫學及ICT跨域整合之領導地位
  • 研究、專利與技轉成果豐碩
  • 具創新、創業育成的校園環境
  • 校區優勢發展領域的加乘效應
  • 具附設醫院及教學醫院等場域
  • 校友於相關領域擔任重要職位,領導產業發展方向
  • 學生跨域比例及教師共備共授比例須提升
  • 教學急需跟上領域創新及產業鏈結速度
  • 證照相關學系,專業課程缺乏彈性
  • 弱勢生人數偏低
  • 教師高齡化
  • 國際聲譽有待提升
  • 友善國際化校園未臻完善
  • 陽明校區校舍老舊、教學軟硬體設施待改善
機會威脅
  • 終身學習、推廣教育及發展第二專長
  • 前瞻科技的產業接軌機會高
  • 校友在業界表現傑出
  • 發展AI及BioICT的資源投入
  • 已建立國際合作夥伴關係
  • 人口高齡化的醫療健康照護需求
  • 全球化趨勢,加速人才移動,可爭取國際優秀人才
  • 新型思維的全球AI教育來臨
  • 生醫科學快速進展,基礎醫學教育產生轉變
  • 全球人才延攬的競爭
  • 合校後爭取校友認同及國際學術品牌待建立
  • Covid-19疫情衝擊及授課型態的轉變
  • 少子化影響學生來源